申小龍:漢譯西方哲學,你只需做一個copy的工具人?
新聞傳播學18級小劉同學來信: 我覺得您上課做的康德另譯也不是很合適。 西方的哲學就如西方的語言一樣,是分析式的哲學,最看重的首先是概念明晰,然后是邏輯清晰。您按中文的思維翻譯,(“自然的原因是:一種感知狀態按一條規則跟在另一種感知狀態的后面,兩種狀態前后聯結”一句,相對于原譯本“前一種是在感官世界中一個狀態與它按照規則跟隨其后的前面的狀態的聯結”)把一個靜態的概念變成了動態的過程,把焦點變成了散點,固然是句子流暢了,反而讓人把不住重點,摸不著頭腦。原譯本強調的是“聯結”,經過您的改寫失焦了。 哲學文本雖然是說理性的文本,但是由于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我認為不宜采用中文思維翻譯,而應保留翻譯腔,以犧牲流暢性為代價進入西方的思維方式中,否則就無法學習西方哲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