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寒意日濃,氣候干燥。在干冷氣候的影響下,人體皮膚血管常處于收縮狀態,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明顯減少,失去正常的滋潤。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皮膚輕則出現干燥、緊繃感,重則出現皸裂、脫皮,尤其是瘙癢情況,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如何讓皮膚安全過冬呢?

>注意清潔皮膚 冬季時節,很多人洗澡都會延續夏季的習慣。事實上,皮膚清潔的方式和頻率應該根據節氣候及個人的皮膚狀況隨時調整。夏季皮膚新陳代謝旺盛,皮脂及汗液分泌較多,洗澡次數可以多些,清潔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而定。入秋、入冬之后,則需要
減少洗澡的次數,頻率每周可以控制在1-2次。 尤其對于老年群體、兒童群體。
不要天天洗澡,洗的時間不要過長,水溫保持在40攝氏度以下,不要搓澡,避免破壞皮膚角質層,加重皮膚干燥的情況。此外,冬季洗浴應選擇含滋潤成分的清潔品,盡量減少沐浴露尤其是各類肥皂的使用,洗浴后可在全身涂抹尤滋潤保濕功能的護膚品。

>合理科學護膚 護膚品的選擇,也要根據季節轉換及個人的皮膚狀況而隨時調整。冬季人體的皮脂腺和汗腺的活躍功能
會大幅度的下降。分泌到皮膚表面的液體或者是皮脂就會明顯的減少,這時候就導致皮膚的滋潤功能下降。 所以這時候如果進行保養,
首先就要保濕,患者可以適當地使用護膚品進行保濕,建議使用醫學護膚品,對于敏感性皮膚人群友好度較高,也可以適當的外涂維生素e乳膏或者是甘油,這樣可以進行保濕而保養。
>適度鍛煉身體 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擇散步、騎車、體操、慢跑、跳繩等簡單易行、日常能堅持做的運動,運動的程度
以全身稍微出汗為宜。有條件的人群可抽空曬曬太陽,冬天可安排在中午,每次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曬太陽時,應選擇避風處。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和曬太陽可以提高人體對氧氣的利用率,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保持體內旺盛的新陳代謝,有助于滋潤皮膚,防止皮膚干燥、瘙癢、脫皮等不適癥狀。

>重視周邊環境 由于進入冬季以后氣候本身就干燥,所以空氣當中的含水量會減少,這時候也不利于皮膚的這種滋潤的現象。
應設法提高室內濕度。一般來說,空氣濕度
保持在50%以上對身體比較有利。如果低于50%,有條件的可用加濕器來提高室內的空氣濕度。 即使不用加濕器,也可視需要在室里掛濕毛巾,或是早晚多拖兩次地等來防燥保濕。同時保持環境潔凈,每天應勤打掃,做好保潔工作,減少粉塵、動物皮毛、花粉、真菌等過敏原對皮膚的刺激。

此外,
還需注意飲食,合理膳食。如果使用這些方法,有助于緩解單純的季節性皮膚干燥、瘙癢癥狀。當然,如果能同時保持生活規律、少熬夜、情緒良好、遠離抑郁、煩躁的狀態,可更大程度地改善甚至消除皮膚干燥、瘙癢等問題。不過,對于皮膚出現持續性或反復性瘙癢的患者,
可能非季節性干燥那么簡單,建議及早到醫院皮膚科或相關科室進行診治。來源:南京市一皮膚科圖片設計:B.A.O審稿:益膚顏究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